紀錄觀點系列
林盟山導演
‧索書號 VCD 987.81/2846/2002/v.30
‧簡介 (片長60分鐘)
「草衙」是古地名,以現在的行政區分,它位在高雄市前鎮區(約有十個里)。現在的草衙有新舊之分,概略以一條舊鐵道劃分;這個區域大多是沿海的違建戶,最早的居民是碼頭工作的原住民,和嘉南地區的移民為主,因為大多是中低階層的民眾,也多數是親戚一同來此工作、居住,因此造成這個地區獨特的民風。
由於違建的問題牽扯太大,所以一直是選舉主要的訴求。現在草衙部分地區,已經辦理就地承購,地價一坪約十二萬元。可是,並非所有違建戶都能負擔,所以一些違建戶寧可保持現狀。
到這裡來的模式,通常是一人先工作、居住之後,再邀請其他親友一起來所形成的聚落,有一點類似眷村的氣氛;又因為通常會挨著先來親友的房子旁,加蓋後到的房舍,因此漸漸形成這裡的建築特色。
這裡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環境普遍不良,生育率高、小孩子多,也比較容易造成糾紛。由於家長和小孩教育程度都不高,青少年又多的狀況下,他們喜歡結夥外出,容易出事!通常如果青少年能夠念到高中已經算程度很高。而較有經濟能力的人,多數已搬到五甲、鳳山一帶。
因為青少年多,而可供青少年的消遣活動又少,因此青少年就成了廟會活動的主要人力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