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觀點系列
顏蘭權導演
‧索書號 VCD 987.81/2846/2002/v.27-v.28
‧簡介 (全兩片,每片長60分)
921大地震,帶給台灣的不只是傷害而已。它,是一段歷史的記憶;它,蘊藏著時代的意義;它,摧毀了文明,同時也為文明帶來再創的契機。
身為一個影像工作者,該如何面對這個直逼人類生命的天災?如何忠實紀錄這一段災變過程?如何用影像搶救歷史記憶?或者更務實地去幫災區災民掃街、清除災後餘骸?除此之外,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我們是不是可以運用影像特殊的功能,透過一些正在行進中的人事物,來為這次的「災害」,推衍出另一層意義?
這個意義將不同於歷史學家、藝術家、文化研究工作者的角度,更進一步來說,它縱觀所有一切,一切因應災變而發的各式各樣人行為。或許我們可以稱它為「運動」。
921地震帶給傍山群聚的「雙崎部落」,不只是地質上的斷層而已,它還可能造成泰雅文化在傳承上的斷層。部落老人被山鬥垮了,因為他們不再有足夠的力氣、足夠的時間,再去與山林搏鬥個二、三十年。瓦歷斯與阿烏都十分擔憂,在這個地震過後,將會有一批原住民老人快速凋零。因為憂鬱,因為無措,因為原本跟他們生命如此緊密的山川大地,竟在他們垂暮之年、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瞬間反目變臉......。
即使如此,他們並沒有被擊倒。瓦歷斯說:「大災難之後必須有一個大反省,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從災難裡面去尋找力量。」他們因此感到自己還可以再多做一點點,重建家園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點希望。這樣的信心,是從失望中一點一滴慢慢找回來的;而這一點一滴的信心,也必須逐漸逐漸地打到所有族人的血脈裡去。因此,在這次災變之後,他們必須改變在部落的身份,因為這一次不再能夠單純地只是文化工作者而已,還必須肩負起運動者的責任,從旁協助族人重建部落的家園。
2010/1/1
長篇小說自剖
李喬主講
‧索書號 DVD 863.27 4020 2099
‧簡介 (片長108分鐘)
「小說不一定寫事實,而是寫人間的真實。」小說(Fiction)雖翻譯為「虛構」,但能夠觸動人心的故事,往往是能準確敲擊到真實人生經驗與感受者。以長篇歷史著作《寒夜三部曲》而聞名的小說家李喬,從第一部歷史小說《結義西來庵》開始談起,自云是陷入「歷史的苦海」之始,但李喬不僅僅是埋首於龐大史料,而是從中提煉出不受時間限制的人性,賦予角色時代的象徵、人類的血肉。
在他筆下,島國臺灣就像人的生命,人與自然可以相互比擬、影射,《寒夜》描繪的是臺灣當代史的縮影,接續這部大書的短篇〈泰姆山記〉就像是平鋪直敘某人的一生後,繼續刻畫他心靈的形貌,李喬的筆就著這一條路徑,從歷史裡提出更多對生命的提問,重寫《白蛇傳》的《情天無恨》,遊戲於歷史文本與佛禪哲理之間,「恨人」的李喬將白素貞寫成至情至性、又更有悟力的「新人」;而到了《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更試圖在臺灣歷史的傷痕或遺忘之間提出另一種可能:從傷痛的核心自覺,真正健康的新生。
總是追尋著希望的所在,小說家怎會只是「恨人」?或許只是對自然的敬意與對人的期許,使李喬的目光中帶著嚴謹與凌厲,在那背後仍是敏感的小說家最深切的關懷吧。
‧索書號 DVD 863.27 4020 2099
‧簡介 (片長108分鐘)
「小說不一定寫事實,而是寫人間的真實。」小說(Fiction)雖翻譯為「虛構」,但能夠觸動人心的故事,往往是能準確敲擊到真實人生經驗與感受者。以長篇歷史著作《寒夜三部曲》而聞名的小說家李喬,從第一部歷史小說《結義西來庵》開始談起,自云是陷入「歷史的苦海」之始,但李喬不僅僅是埋首於龐大史料,而是從中提煉出不受時間限制的人性,賦予角色時代的象徵、人類的血肉。
在他筆下,島國臺灣就像人的生命,人與自然可以相互比擬、影射,《寒夜》描繪的是臺灣當代史的縮影,接續這部大書的短篇〈泰姆山記〉就像是平鋪直敘某人的一生後,繼續刻畫他心靈的形貌,李喬的筆就著這一條路徑,從歷史裡提出更多對生命的提問,重寫《白蛇傳》的《情天無恨》,遊戲於歷史文本與佛禪哲理之間,「恨人」的李喬將白素貞寫成至情至性、又更有悟力的「新人」;而到了《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更試圖在臺灣歷史的傷痕或遺忘之間提出另一種可能:從傷痛的核心自覺,真正健康的新生。
總是追尋著希望的所在,小說家怎會只是「恨人」?或許只是對自然的敬意與對人的期許,使李喬的目光中帶著嚴謹與凌厲,在那背後仍是敏感的小說家最深切的關懷吧。
我與文學
司馬中原主講
‧索書號 DVD 810.72 1757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荒原》、《狂風沙》以降,司馬中原的作品一直深受大眾喜愛。他像是一個精鍊的故事寫手,以詩入小說,來自其童年成長背景的影響。 「冰凍的氣味,把你的腦筋凍得透明起來,好像水晶一樣,寫了很多東西,就很美。」-他分享了自己肇初創作的感動。
司馬先生是一個傳統的擁護者,傳統是為了拓展生命的深度,「依你生命的深度,去表現在作品的深度上,生命的深度就是作品的深度,生命的風格就是作品的風格。」但他也同樣推崇科學的態度,以有限之身學習無限之境,萬物就是文學,文學亦是萬物,成就本心、出入自得。
他同時勉勵學子出帖比臨摹重要,好比做學問要走出自己的路,充實自我厚度,而不是盲目追隨前人的步伐前進。
「如果你自己沒什麼東西,也可以譁眾取寵出名於當代,那是出名於當代而不是成名,出名容易成名難。」
這次講座,司馬先生總是有說不完的好故事,他是一個睿智慈詳的長者,時而詼諧、時而凜然,對於眼下文學研究的期許盡訴其中。
‧索書號 DVD 810.72 1757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荒原》、《狂風沙》以降,司馬中原的作品一直深受大眾喜愛。他像是一個精鍊的故事寫手,以詩入小說,來自其童年成長背景的影響。 「冰凍的氣味,把你的腦筋凍得透明起來,好像水晶一樣,寫了很多東西,就很美。」-他分享了自己肇初創作的感動。
司馬先生是一個傳統的擁護者,傳統是為了拓展生命的深度,「依你生命的深度,去表現在作品的深度上,生命的深度就是作品的深度,生命的風格就是作品的風格。」但他也同樣推崇科學的態度,以有限之身學習無限之境,萬物就是文學,文學亦是萬物,成就本心、出入自得。
他同時勉勵學子出帖比臨摹重要,好比做學問要走出自己的路,充實自我厚度,而不是盲目追隨前人的步伐前進。
「如果你自己沒什麼東西,也可以譁眾取寵出名於當代,那是出名於當代而不是成名,出名容易成名難。」
這次講座,司馬先生總是有說不完的好故事,他是一個睿智慈詳的長者,時而詼諧、時而凜然,對於眼下文學研究的期許盡訴其中。
生活與寫作
陳若曦主講
‧索書號 DVD 810.72 7546 2008
‧簡介 (片長100分鐘)
生於對中華民族有強烈認同的木匠家庭,青年時期懷著抱負前往中國,卻遭逢文革的煎熬。七0年代旅居美加,將中國經歷轉化為小說《尹縣長》、《晶晶的生日》等,披露中國腐弊情狀。陳若曦的文章,並非僅是書房裡、想像中的產物,而是反映了深沈的人生歷練。一身俠氣地與蔣經國、胡耀邦、十世班禪喇嘛當面對談,為美麗島事件回臺陳情、為解疑何謂「高度自治」而探訪西藏、為了解地震災民感受而甘作一個居於組合屋的駐縣作家……有所經歷與實行,方才下筆,正是陳若曦畢生奉行的原則。
除了懷抱著知識份子的高度使命感,講台上侃侃而談的陳若曦,更是一個以赤誠之心面對生活的人。經歷無數跌宕起伏,她仍然敢做敢言、不為意識型態所囿、惟信正義公平,並從宗教中領悟出殊異於一般人的入世觀點:桃花源無須等待也無法求得,只能靠自己努力打拚建構。而這正是一個忠於生活的寫作者數十年來能維持信念,而不流於高調與避世的最佳註腳。
‧索書號 DVD 810.72 7546 2008
‧簡介 (片長100分鐘)
生於對中華民族有強烈認同的木匠家庭,青年時期懷著抱負前往中國,卻遭逢文革的煎熬。七0年代旅居美加,將中國經歷轉化為小說《尹縣長》、《晶晶的生日》等,披露中國腐弊情狀。陳若曦的文章,並非僅是書房裡、想像中的產物,而是反映了深沈的人生歷練。一身俠氣地與蔣經國、胡耀邦、十世班禪喇嘛當面對談,為美麗島事件回臺陳情、為解疑何謂「高度自治」而探訪西藏、為了解地震災民感受而甘作一個居於組合屋的駐縣作家……有所經歷與實行,方才下筆,正是陳若曦畢生奉行的原則。
除了懷抱著知識份子的高度使命感,講台上侃侃而談的陳若曦,更是一個以赤誠之心面對生活的人。經歷無數跌宕起伏,她仍然敢做敢言、不為意識型態所囿、惟信正義公平,並從宗教中領悟出殊異於一般人的入世觀點:桃花源無須等待也無法求得,只能靠自己努力打拚建構。而這正是一個忠於生活的寫作者數十年來能維持信念,而不流於高調與避世的最佳註腳。
從臺北人到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主講
‧索書號 DVD 863.17 2621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崑曲中豐沛的「美」與「情」,是最動人的兩股力量。《牡丹亭》的深刻情感,宛如希臘悲劇中為愛入地獄的生死考驗,是普世的感動。白先勇先生認為崑曲藝術是一種超越語言、時空,讓人真心感動的藝術。
1965年,白先勇提筆寫下了《臺北人》的首篇〈永遠的尹雪豔〉,之後白先生的小說被翻譯成十六種不同的語言,感動了海內外的眾多讀者。他的小說從人生具體的特殊經驗出發,而觸及人心中最共同而深入的脈動。在本次演講中,白先勇教授將與觀眾暢談文學、戲劇,並細數其文學創作多年來的心路歷程。
‧索書號 DVD 863.17 2621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崑曲中豐沛的「美」與「情」,是最動人的兩股力量。《牡丹亭》的深刻情感,宛如希臘悲劇中為愛入地獄的生死考驗,是普世的感動。白先勇先生認為崑曲藝術是一種超越語言、時空,讓人真心感動的藝術。
1965年,白先勇提筆寫下了《臺北人》的首篇〈永遠的尹雪豔〉,之後白先生的小說被翻譯成十六種不同的語言,感動了海內外的眾多讀者。他的小說從人生具體的特殊經驗出發,而觸及人心中最共同而深入的脈動。在本次演講中,白先勇教授將與觀眾暢談文學、戲劇,並細數其文學創作多年來的心路歷程。
觸機
張曉風主講
‧索書號 DVD 810.7 1167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一個寫作者應該愛各種語言去注意一個語言裡有趣的部分,是生命中一大享受。」
張曉風女士多年致力於當代文學創作,其作品優美、豐沛、有活力,可說是一成功的典範。在本次演講中,張教授將以自己寫作的心得和自己的成長背景和大家分享。
「現在我已經到退休的年齡,膽子也就大了一點。如果我可以選擇,我要做一個說書人,一個字都不認識,純粹靠記憶,記得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後我就這樣去走天涯,在每一個城鎮、每一個鄉村去說故事。我覺得這將是最值得羨慕的生涯!」
偶然的一席話,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變成張女士非常精彩的創作。發生在我們人生周遭的事情,善感與不善感,是否能用恰當和巧妙的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是一重要的關鍵,張曉風女士也恰如其分地點醒我們。
‧索書號 DVD 810.7 1167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一個寫作者應該愛各種語言去注意一個語言裡有趣的部分,是生命中一大享受。」
張曉風女士多年致力於當代文學創作,其作品優美、豐沛、有活力,可說是一成功的典範。在本次演講中,張教授將以自己寫作的心得和自己的成長背景和大家分享。
「現在我已經到退休的年齡,膽子也就大了一點。如果我可以選擇,我要做一個說書人,一個字都不認識,純粹靠記憶,記得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後我就這樣去走天涯,在每一個城鎮、每一個鄉村去說故事。我覺得這將是最值得羨慕的生涯!」
偶然的一席話,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變成張女士非常精彩的創作。發生在我們人生周遭的事情,善感與不善感,是否能用恰當和巧妙的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是一重要的關鍵,張曉風女士也恰如其分地點醒我們。
我的詩路歷程
杜國清主講
‧索書號 DVD 812.1 4463 2009
‧簡介 (片長98分鐘)
杜國清做為一個「尋美的旅人」,偶然且必然的走上詩歌之路,在那個出國留學所費不貲的年代,還是個窮學生的 他,憑著滿腔對於詩歌的熱情,自臺灣走出去,足跡囊括了英美、日本、法國,而至中國古典文學,從艾略特到西?順三郎再到波特萊爾,後至李賀、李商隱,這段 旅程豐富了杜國清的文學視野,從而孕育出了臺灣文學的又一傳奇。
同時是《現代文學》與《笠詩刊》成員的杜國清,翻譯與創作雙管齊下,從不停止追求文學的藝術,以為文學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而希望隨時都能夠探索詩歌意義 的杜國清,認為「寫詩正像我們活下去,總是我活一天,我探索一天」,如同人活著總會探索活下去的理由一般,詩歌之所以存在,也正是因其有存在的理由。
此次講座中杜國清以數首詩歌為例,簡潔曉暢的談著己身對於文學的價值認知,對於詩歌創作的精神,以生活經驗帶領青年學子進入詩歌與文學的世界,以四十年來 的詩路歷程,期勉學子們對於寫詩除了滿腔的熱情之外,還得擁有豐富的學養,開闊的視野,冀其能夠創造並且創新,追求然後超越,這位「尋美的旅人」在這場講 演中,展現了詩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追求的價值與信念。
‧索書號 DVD 812.1 4463 2009
‧簡介 (片長98分鐘)
杜國清做為一個「尋美的旅人」,偶然且必然的走上詩歌之路,在那個出國留學所費不貲的年代,還是個窮學生的 他,憑著滿腔對於詩歌的熱情,自臺灣走出去,足跡囊括了英美、日本、法國,而至中國古典文學,從艾略特到西?順三郎再到波特萊爾,後至李賀、李商隱,這段 旅程豐富了杜國清的文學視野,從而孕育出了臺灣文學的又一傳奇。
同時是《現代文學》與《笠詩刊》成員的杜國清,翻譯與創作雙管齊下,從不停止追求文學的藝術,以為文學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而希望隨時都能夠探索詩歌意義 的杜國清,認為「寫詩正像我們活下去,總是我活一天,我探索一天」,如同人活著總會探索活下去的理由一般,詩歌之所以存在,也正是因其有存在的理由。
此次講座中杜國清以數首詩歌為例,簡潔曉暢的談著己身對於文學的價值認知,對於詩歌創作的精神,以生活經驗帶領青年學子進入詩歌與文學的世界,以四十年來 的詩路歷程,期勉學子們對於寫詩除了滿腔的熱情之外,還得擁有豐富的學養,開闊的視野,冀其能夠創造並且創新,追求然後超越,這位「尋美的旅人」在這場講 演中,展現了詩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追求的價值與信念。
在舞臺上尋找女性角色
汪其楣主講
‧索書號 DVD 812.3 3144 2009
‧簡介 (片長112分鐘)
集劇作家、導演、演員、學者於一身,在戲劇的田園耕耘三十餘載,從美國的社區老人劇團到初回臺灣投入聾劇團,汪自言事出對了腳,在劇團生活的忙亂、拮据、哄鬧與快意裡由衷發現,戲劇是為人而做,為觀眾而做,進而思索生活、思索族群、思索歷史。循著汪其楣的發現之路,臺下的笑或淚的觀眾從天堂旅館,大地之子,海山傳說環看見不同人群生活在臺灣的故事,從記得香港的黃得雲, 複製新娘的三代女性身上看見汪其楣對女性命運的注視,而一年三季的女裁縫師,招君內傳以幽默顛覆大漢傳統思維,也包含汪其楣自身認同女性欣賞女性的軌跡,到了親自演出的舞者阿月,與歌未央,更是展現對蔡瑞月與慎芝兩位女性藝術家誠摯的敬意。講座中,汪其楣將漫長的創作路梳理一番,而長路未竟,這位劇作家又將以暖陽般的筆觸,在下一部故事裡繼續散播生命的能量。
‧索書號 DVD 812.3 3144 2009
‧簡介 (片長112分鐘)
集劇作家、導演、演員、學者於一身,在戲劇的田園耕耘三十餘載,從美國的社區老人劇團到初回臺灣投入聾劇團,汪自言事出對了腳,在劇團生活的忙亂、拮据、哄鬧與快意裡由衷發現,戲劇是為人而做,為觀眾而做,進而思索生活、思索族群、思索歷史。循著汪其楣的發現之路,臺下的笑或淚的觀眾從天堂旅館,大地之子,海山傳說環看見不同人群生活在臺灣的故事,從記得香港的黃得雲, 複製新娘的三代女性身上看見汪其楣對女性命運的注視,而一年三季的女裁縫師,招君內傳以幽默顛覆大漢傳統思維,也包含汪其楣自身認同女性欣賞女性的軌跡,到了親自演出的舞者阿月,與歌未央,更是展現對蔡瑞月與慎芝兩位女性藝術家誠摯的敬意。講座中,汪其楣將漫長的創作路梳理一番,而長路未竟,這位劇作家又將以暖陽般的筆觸,在下一部故事裡繼續散播生命的能量。
管管腦袋開花
管管主講
‧索書號 DVD 812.1 8888 2009
‧簡介 (片長105分鐘)
臺灣現代詩人的「副業」,常聞行醫者、執粉筆或畫筆者,少數幾位書攤老闆、閒遊者或電影導演,仔細一看還有 個演員詩人,一挑眉一扭身,演活了裝瘋賣傻的痟濟癲,下戲之後還是個調皮豪放的頑童,玩詩、玩畫、玩陶、玩禪皆不亦樂乎,本人自稱「魯地介根國人氏,據說 乃是雲南少數民族外星人遺民」,這便是管管。
讀管管的詩,像是跟隨一個乍見陌生世界的孩子,重新發現落花、蟬聲、月亮、小徑的密語;也像聽一位機智的禪者,拿把幽默中帶批判的扇子敲在社會怪誕不公的頭上;更多是看見一個經過歷練但有溫煦氣質的詩人,毫不厭煩地訴說他對人世、對生命的衷愛。
詩人曾作《邋遢自述》一首,批註自己一生;而在講座中,管管將細細回顧與詩交會的生命歷程,言談中不時冒出詼諧的花朵,而那正是老頑童用他獨特的心與筆,點化人生愁苦後所綻放的怡然自適。
‧索書號 DVD 812.1 8888 2009
‧簡介 (片長105分鐘)
臺灣現代詩人的「副業」,常聞行醫者、執粉筆或畫筆者,少數幾位書攤老闆、閒遊者或電影導演,仔細一看還有 個演員詩人,一挑眉一扭身,演活了裝瘋賣傻的痟濟癲,下戲之後還是個調皮豪放的頑童,玩詩、玩畫、玩陶、玩禪皆不亦樂乎,本人自稱「魯地介根國人氏,據說 乃是雲南少數民族外星人遺民」,這便是管管。
讀管管的詩,像是跟隨一個乍見陌生世界的孩子,重新發現落花、蟬聲、月亮、小徑的密語;也像聽一位機智的禪者,拿把幽默中帶批判的扇子敲在社會怪誕不公的頭上;更多是看見一個經過歷練但有溫煦氣質的詩人,毫不厭煩地訴說他對人世、對生命的衷愛。
詩人曾作《邋遢自述》一首,批註自己一生;而在講座中,管管將細細回顧與詩交會的生命歷程,言談中不時冒出詼諧的花朵,而那正是老頑童用他獨特的心與筆,點化人生愁苦後所綻放的怡然自適。
美好台灣
長榮交獎樂團演奏
吳明達導演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附1張音樂CD
‧索書號 DVD 913.533 2633 2007
‧簡介 (片長90分鐘)
1,台灣民謡組曲 = Taiwanese folk song suite.
雨夜花 (The torment of a flower)
望春風 (Adolescent Longing)
桃花鄉 (The peach blossom village)
孤戀花 (Love's lone flower)
草蜢弄雞公 (Grasshopper and rooster)
白牡丹 (The white peony)
採茶歌 (The ballad of picking tea leaves)
2,綠島小夜曲 (Green island serenade)
3,月光小夜曲 (Moonlight serenade)
吳明達導演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附1張音樂CD
‧索書號 DVD 913.533 2633 2007
‧簡介 (片長90分鐘)
1,台灣民謡組曲 = Taiwanese folk song suite.
雨夜花 (The torment of a flower)
望春風 (Adolescent Longing)
桃花鄉 (The peach blossom village)
孤戀花 (Love's lone flower)
草蜢弄雞公 (Grasshopper and rooster)
白牡丹 (The white peony)
採茶歌 (The ballad of picking tea leaves)
2,綠島小夜曲 (Green island serenade)
3,月光小夜曲 (Moonlight serenade)
黃明川的花花世界─洪易
公共電視發行
謝光誠導演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09.933 3460 4462 2008
‧簡介 (片長56分鐘)
洪易出身台中,混跡街頭,三十多歲即開過九家餐廳。雖然狂熱畫畫,卻從未執意藝術,總是來回於業餘藝術家與餐飲老闆之間,從未停下腳步,當個藝評家眼中真正的專業藝術工作者。交友廣闊的洪易,舉凡藝評、餐飲、商人、美女、道上兄弟無所不缺。他本人則是一位腦筋靈活,有著台灣本土神采的藝術青年,而他的作品更透露出那攪和本土、當代、歡愉、性開放與無比俗艷的活潑景象。可以說,洪易的創作不但顯像了新一代隨意、無負擔的風格,更道出了台中“文化城”迷迷風月的另一番面貌。
影片也將視野拉到中國大陸,介紹洪易在中國大陸發展的情況。在黃明川的鏡頭下,洪易由一位本土藝術家變成一位到各地去開創事業的中小企業老闆。在大陸的鄉村一個廢棄的工廠基地上,建立起一個「小小的成人神話材料製造廠的王國」。
謝光誠導演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09.933 3460 4462 2008
‧簡介 (片長56分鐘)
洪易出身台中,混跡街頭,三十多歲即開過九家餐廳。雖然狂熱畫畫,卻從未執意藝術,總是來回於業餘藝術家與餐飲老闆之間,從未停下腳步,當個藝評家眼中真正的專業藝術工作者。交友廣闊的洪易,舉凡藝評、餐飲、商人、美女、道上兄弟無所不缺。他本人則是一位腦筋靈活,有著台灣本土神采的藝術青年,而他的作品更透露出那攪和本土、當代、歡愉、性開放與無比俗艷的活潑景象。可以說,洪易的創作不但顯像了新一代隨意、無負擔的風格,更道出了台中“文化城”迷迷風月的另一番面貌。
影片也將視野拉到中國大陸,介紹洪易在中國大陸發展的情況。在黃明川的鏡頭下,洪易由一位本土藝術家變成一位到各地去開創事業的中小企業老闆。在大陸的鄉村一個廢棄的工廠基地上,建立起一個「小小的成人神話材料製造廠的王國」。
顛躓在詩路上的扁平足
商禽主講
‧索書號 DVD 987.83 7594 2009 v.1-v.13
‧簡介 (片長105分鐘)
在此座談中,商禽從生命歷程談起,以至開始創作的契機、寫詩的取材、手法、意象表達、構句方 式、詩作的創作背景等都有所分享討論,對於熟悉作品的讀者會有原作者解義的驚喜 , 而對於寫詩的學習者而言 , 更是提示創作觀點與路徑的錦囊 , 商禽於文學創作的熱情 , 則是一枚堅定的火光 , 與那不懈於作夢逐夢的靈魂一起 , 替後來者照亮了路跡。
‧索書號 DVD 987.83 7594 2009 v.1-v.13
‧簡介 (片長105分鐘)
在此座談中,商禽從生命歷程談起,以至開始創作的契機、寫詩的取材、手法、意象表達、構句方 式、詩作的創作背景等都有所分享討論,對於熟悉作品的讀者會有原作者解義的驚喜 , 而對於寫詩的學習者而言 , 更是提示創作觀點與路徑的錦囊 , 商禽於文學創作的熱情 , 則是一枚堅定的火光 , 與那不懈於作夢逐夢的靈魂一起 , 替後來者照亮了路跡。
黑晝記
許慧如導演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87.81 0854-a 2009
‧簡介 (片長75分鐘)
「小時候,媽媽就因為癌症去世了,爸爸出去工作,我總是一個人在家。天黑了,我躲在自己的床上,不敢將手、腳伸到床的外圍,怕魔鬼會把我抓走。直到爸爸回來,才不感到害怕。那個時候,我在想,如果有一天,爸爸再也不回來了,那我一個人該怎麼辦呢?」--許慧如(本片導演)
本片延續著2003年的《雜菜記》,再次以父親作為主題,記錄著父親罹患癌症後,兩人一同經歷種種治療的心路歷程。而身為女兒的導演在陪伴父親走向生命盡頭的同時,攝影機也開始記錄著自己,直到最後……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87.81 0854-a 2009
‧簡介 (片長75分鐘)
「小時候,媽媽就因為癌症去世了,爸爸出去工作,我總是一個人在家。天黑了,我躲在自己的床上,不敢將手、腳伸到床的外圍,怕魔鬼會把我抓走。直到爸爸回來,才不感到害怕。那個時候,我在想,如果有一天,爸爸再也不回來了,那我一個人該怎麼辦呢?」--許慧如(本片導演)
本片延續著2003年的《雜菜記》,再次以父親作為主題,記錄著父親罹患癌症後,兩人一同經歷種種治療的心路歷程。而身為女兒的導演在陪伴父親走向生命盡頭的同時,攝影機也開始記錄著自己,直到最後……
地景風雲
公共電視發行
黃明川, 陳芯宜導演
‧索書號 DVD 435.79 4462 2003 v.1-v.2
‧簡介 (片長420分鐘)
「地景風雲」系列影片多數以16mm底片拍攝而成,呈現豐富物月的色彩與景深,深入淺出的論述風格也讓觀眾體驗許多路邊不注意的改變,這些是重大的政策翻轉,還是政治領軍?抑或美感更上一層樓的結果呢? 影集裏包含「石雕」.「窯火」.「紅磚塊」與「紀念碑」四題。經由多定點地往返七至十三年的拍攝,與硏究考據,顯現了被我們遺忘了,或完全不知悉的重要社會發展與美學脈絡。這些影片每一部再一次印證七年來,解嚴後的台灣,在公共美感與私人品味上有多重的變遷與隨政局.經濟起落的興革。 著重視覺與身體參與經驗的「城市空間」.「公共藝術」以及「裝置藝術」三題,亦在這些年間捲起了漫天的狂潮。在重構的公共領地.個體心靈與身體追求新求新認知的解放年代,形成了重要的人造風景,它們也無意,甚至殘酷地反映的省思都會場域.重新定義公共空間,投射性的藝術與人群的新對話。
黃明川, 陳芯宜導演
‧索書號 DVD 435.79 4462 2003 v.1-v.2
‧簡介 (片長420分鐘)
「地景風雲」系列影片多數以16mm底片拍攝而成,呈現豐富物月的色彩與景深,深入淺出的論述風格也讓觀眾體驗許多路邊不注意的改變,這些是重大的政策翻轉,還是政治領軍?抑或美感更上一層樓的結果呢? 影集裏包含「石雕」.「窯火」.「紅磚塊」與「紀念碑」四題。經由多定點地往返七至十三年的拍攝,與硏究考據,顯現了被我們遺忘了,或完全不知悉的重要社會發展與美學脈絡。這些影片每一部再一次印證七年來,解嚴後的台灣,在公共美感與私人品味上有多重的變遷與隨政局.經濟起落的興革。 著重視覺與身體參與經驗的「城市空間」.「公共藝術」以及「裝置藝術」三題,亦在這些年間捲起了漫天的狂潮。在重構的公共領地.個體心靈與身體追求新求新認知的解放年代,形成了重要的人造風景,它們也無意,甚至殘酷地反映的省思都會場域.重新定義公共空間,投射性的藝術與人群的新對話。
池東紀事:雕刻家黃清埕的故事
黃玉珊導演
分中、英文版
‧索書號 DVD 909.933 4434 2007 v.1-v.2
‧簡介 (片長56分鐘)
黃清埕先生為日據時代「MOUVE行動造型美術協會」代表成員之一,本片透過對雕刻家及畫家黃清埕生平及其作品的紀錄與重建,探究那個時代台灣年輕依代藝術家的創作及內心世界,以及在現代化過程中台灣和中國、日本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淵源。影片除了企圖追溯雕刻家的生平軼事和創作內容外,也嘗試勾勒出那個戰火蔓延的時代和環境,太平洋戰爭後期「高千穗丸」事件對罹難者及其家人產生的哀痛和記憶,透過當事者及家屬的追憶,還原歷史的真相。
分中、英文版
‧索書號 DVD 909.933 4434 2007 v.1-v.2
‧簡介 (片長56分鐘)
黃清埕先生為日據時代「MOUVE行動造型美術協會」代表成員之一,本片透過對雕刻家及畫家黃清埕生平及其作品的紀錄與重建,探究那個時代台灣年輕依代藝術家的創作及內心世界,以及在現代化過程中台灣和中國、日本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淵源。影片除了企圖追溯雕刻家的生平軼事和創作內容外,也嘗試勾勒出那個戰火蔓延的時代和環境,太平洋戰爭後期「高千穗丸」事件對罹難者及其家人產生的哀痛和記憶,透過當事者及家屬的追憶,還原歷史的真相。
西藏台北
吳米森導演
‧索書號 DVD 987.81 2694 2008
‧簡介 (片長60分鐘)
西藏千年前的預言指出:當鐵鳥在空中飛翔,鐵馬在大地奔馳之時,西藏人將像螻蟻一樣流散世界各地,佛法也將傳入紅人的國度。2006年藏青鐵路通車了。那麼火車呢?像一條蜿蜒伸入的鐵龍嗎?它又預示著甚麼呢?
1959年至今,西藏人流亡快半個世紀了;相較於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國,一個即將舉辦下一屆奧運會、自稱文明古國的政權在西藏對於文化和宗教的摧殘更具毀滅性。其實連到底有多少藏人被殺害?至今仍是團迷霧。西藏不可言喻的殘酷命運正冷冽地令人無法逼視。
本片紀錄了在流亡海外印度、美國、台灣等地的藏人真實且戲劇性的生命經驗;尋求全部真實和心靈的真實的心路歷程,是第一部以台灣的觀點探討西藏的命運;同時也反思台灣自身的狀態。
‧索書號 DVD 987.81 2694 2008
‧簡介 (片長60分鐘)
西藏千年前的預言指出:當鐵鳥在空中飛翔,鐵馬在大地奔馳之時,西藏人將像螻蟻一樣流散世界各地,佛法也將傳入紅人的國度。2006年藏青鐵路通車了。那麼火車呢?像一條蜿蜒伸入的鐵龍嗎?它又預示著甚麼呢?
1959年至今,西藏人流亡快半個世紀了;相較於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國,一個即將舉辦下一屆奧運會、自稱文明古國的政權在西藏對於文化和宗教的摧殘更具毀滅性。其實連到底有多少藏人被殺害?至今仍是團迷霧。西藏不可言喻的殘酷命運正冷冽地令人無法逼視。
本片紀錄了在流亡海外印度、美國、台灣等地的藏人真實且戲劇性的生命經驗;尋求全部真實和心靈的真實的心路歷程,是第一部以台灣的觀點探討西藏的命運;同時也反思台灣自身的狀態。
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
公共電視發行
黃明川製導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02.33 4462 2006
‧集別(每集片長30分鐘)
1,互動裝置:以媒材技術的發展分類,回顧了自80年代最後幾年至2005年的階段呈現。
2,錄影藝術:回顧二十年來綠影藝術的起伏軌跡,並有別於西方特有氣象的台灣錄影藝術。
3,數位攝影:介紹數位攝影器材引進台灣後,解嚴前至現今年輕世代聚焦歷史意象,與展現個
5,動畫彩繪舞墨:介紹台灣動畫藝術短片的實驗風貌,與面臨文化產業化的衝擊與挑戰。
黃明川製導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02.33 4462 2006
‧集別(每集片長30分鐘)
1,互動裝置:以媒材技術的發展分類,回顧了自80年代最後幾年至2005年的階段呈現。
2,錄影藝術:回顧二十年來綠影藝術的起伏軌跡,並有別於西方特有氣象的台灣錄影藝術。
3,數位攝影:介紹數位攝影器材引進台灣後,解嚴前至現今年輕世代聚焦歷史意象,與展現個
體符號化的藝術特色。
4,動畫偶發事件:介紹台灣動畫藝術短片的萌芽發展,與面臨數位化浪潮的衝擊與挑戰。5,動畫彩繪舞墨:介紹台灣動畫藝術短片的實驗風貌,與面臨文化產業化的衝擊與挑戰。
碧雲天
李行導演
林鳳嬌、張艾嘉、秦漢主演
‧索書號 DVD 987.83 4021 2009
‧簡介 (片長110分鐘)
蕭依雲是個純真善良的好女孩,與哥哥的同學高浩天相戀而結婚,在夫婿與公婆的寵愛中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婚前曾代過同學的家教課,而認識了不同人生的可憐女孩,18歲的俞碧菡,俞碧菡兩歲喪父,四歲隨母改嫁至俞家,八歲母喪,繼父又另娶繼母,父母雙亡,又父母雙全,繼母百般折磨及虐待,是個命運乖張的弱女子。
一日,依雲接到碧菡的妹妹來電,謂碧菡已被繼母虐待到胃出血,命在旦夕,請依雲相救,依雲與浩天趕至醫院,依雲憐其身世,磨著浩天將碧菡接回家,以姊妹相稱的照顧著碧菡。
碧菡善解人意又惹人憐愛,故高家一家也非常接受碧菡,原本可從此過著愉快的生活,但因依雲久久不能受孕,最後醫生檢查出依雲不可能生育,高家非常重視傳宗接代,不能接受沒有小孩,也不能接受領養他人的小孩,依雲於是提出離婚的要求,浩天堅決反對。
碧菡有感高家及依雲對她的恩惠,在高母的要求下同意「借腹生子」,依雲無奈也只好同意,一夜在全家的安排下,將浩天灌醉,使其與碧菡成其好事。
浩天雖生氣,但也憐惜碧菡,開始對碧菡有著不同的感情,依雲內心五味雜陳,對碧菡開始冷淡下來。一日,依雲因為誤會而痛罵碧菡,碧菡發現「報恩」竟成了「報仇」,心碎的離開了高家。而依雲與浩天也發現在「碧」菡、「依」雲、浩「天」中,碧菡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依年後,碧菡的妹妹送來一個嬰兒及一封信,在高家全家的激動裡,他們讀到碧菡信中的句子「生命是愛,生命是喜悅,生命是希望」。
林鳳嬌、張艾嘉、秦漢主演
‧索書號 DVD 987.83 4021 2009
‧簡介 (片長110分鐘)
蕭依雲是個純真善良的好女孩,與哥哥的同學高浩天相戀而結婚,在夫婿與公婆的寵愛中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婚前曾代過同學的家教課,而認識了不同人生的可憐女孩,18歲的俞碧菡,俞碧菡兩歲喪父,四歲隨母改嫁至俞家,八歲母喪,繼父又另娶繼母,父母雙亡,又父母雙全,繼母百般折磨及虐待,是個命運乖張的弱女子。
一日,依雲接到碧菡的妹妹來電,謂碧菡已被繼母虐待到胃出血,命在旦夕,請依雲相救,依雲與浩天趕至醫院,依雲憐其身世,磨著浩天將碧菡接回家,以姊妹相稱的照顧著碧菡。
碧菡善解人意又惹人憐愛,故高家一家也非常接受碧菡,原本可從此過著愉快的生活,但因依雲久久不能受孕,最後醫生檢查出依雲不可能生育,高家非常重視傳宗接代,不能接受沒有小孩,也不能接受領養他人的小孩,依雲於是提出離婚的要求,浩天堅決反對。
碧菡有感高家及依雲對她的恩惠,在高母的要求下同意「借腹生子」,依雲無奈也只好同意,一夜在全家的安排下,將浩天灌醉,使其與碧菡成其好事。
浩天雖生氣,但也憐惜碧菡,開始對碧菡有著不同的感情,依雲內心五味雜陳,對碧菡開始冷淡下來。一日,依雲因為誤會而痛罵碧菡,碧菡發現「報恩」竟成了「報仇」,心碎的離開了高家。而依雲與浩天也發現在「碧」菡、「依」雲、浩「天」中,碧菡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依年後,碧菡的妹妹送來一個嬰兒及一封信,在高家全家的激動裡,他們讀到碧菡信中的句子「生命是愛,生命是喜悅,生命是希望」。
電影與文學間的曖昧關係
小野主講
‧索書號 DVD 810.76 9076 2008
‧簡介 (片長110分鐘)
從80年代到90年代,隨著威權政治劃下休止符的同時,台灣電影史上也完成了一次新舊決裂。新一代編導如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所赤手空拳開創的「臺灣新電影」,即使在世界影史中也閃爍著不可抹滅的光芒。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使貧窮的藝術家以極少的資源與極大的熱情,精準地拍出社會與人性的真貌?從文學到音像的轉換之間又經歷了什麼樣的切割、捨棄與再造?小野先生在近兩小時的講座中娓娓道來。
身為新電影浪潮主力的一員,劇本之外,也有豐沛的小說、散文創作。先後投入電影、電視兩大媒體,小野對於電影中的文學語言有敏銳的洞察,並從社會演變的 角度,循序述說臺灣社會中各類媒體生態的變化。講座中並播放一段國際版的臺灣新電影紀錄片,擷取的影像片段配合小野的補述,更是清晰體現了臺灣電影一路至 今,承載著多少的壓抑與理想。在流暢且富條理的描述間,小野的幽默與機智更是溢於言表,整場講演中觀眾的笑聲不斷,同時也隱含嚴肅的思索與理性的關照。
‧索書號 DVD 810.76 9076 2008
‧簡介 (片長110分鐘)
從80年代到90年代,隨著威權政治劃下休止符的同時,台灣電影史上也完成了一次新舊決裂。新一代編導如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所赤手空拳開創的「臺灣新電影」,即使在世界影史中也閃爍著不可抹滅的光芒。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使貧窮的藝術家以極少的資源與極大的熱情,精準地拍出社會與人性的真貌?從文學到音像的轉換之間又經歷了什麼樣的切割、捨棄與再造?小野先生在近兩小時的講座中娓娓道來。
身為新電影浪潮主力的一員,劇本之外,也有豐沛的小說、散文創作。先後投入電影、電視兩大媒體,小野對於電影中的文學語言有敏銳的洞察,並從社會演變的 角度,循序述說臺灣社會中各類媒體生態的變化。講座中並播放一段國際版的臺灣新電影紀錄片,擷取的影像片段配合小野的補述,更是清晰體現了臺灣電影一路至 今,承載著多少的壓抑與理想。在流暢且富條理的描述間,小野的幽默與機智更是溢於言表,整場講演中觀眾的笑聲不斷,同時也隱含嚴肅的思索與理性的關照。
野球孩子
公共電視發行
沈可尚、廖敬堯導演
‧索書號 DVD 987.81 3419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沈可尚、廖敬堯導演
‧索書號 DVD 987.81 3419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從花蓮縣瑞穗鄉雲朵渺渺山腳下的教室裡傳來的一陣孩童嘻笑聲,害羞的男生女生對著黑板上的睪丸示意圖開始一陣竊竊私語的討論,教室內這群即將告別童年邁向青年的男孩們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花蓮縣富源國小棒球隊的隊員。
球隊教練不僅要管練球,還得照顧孩子們身體和功課,嚴厲的教練讓這群六年級的一軍與五年級的二軍個個都不敢怠惰。面對著即將來臨的全國大賽,英勇的隊長阿偉,愛嬉鬧的啟文,不愛讀書的凱文,伸張正義的馬志恩還有球隊裡的小朋友們都對即將來臨的球賽充滿了期待…
這是一個關於告別童年前夕的記憶,成長是生命必經的歷程,童年的記憶可能是甜美,可能是酸澀,可能有挫折,可能有驕傲。透過影像之眼,這些不再只是「別人」的故事,它讓每個觀眾重新反思這段時光的點滴。導演沈可尚、廖敬堯,歷時二年,以一個靜靜的旁觀者身分,紀錄了小朋友的童趣和天真,以及一段告別童年走向長大的歷程。
桔醬的滋味
公共電視發行
陳以文導演
丁也恬、吳中天、姚采穎主演
‧索書號 DVD 989.2 7520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細妹是快樂的獨居母親,講客家話,耕種農地,愛吃玉米、茂谷柑,自製桔醬和醃菜到市場擺攤販售;她在台北工作的兒子榮新和女友靜軒卻以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方式在生活,他們工作講英文,租的房子裡用現代傢俱,休閒娛樂的穿著接近流行款式,慶祝時是西式餐盤加高腳杯,手提電腦和手機幾乎不離手。
因為細妹擔心兒子的未婚妻不習慣老家的殘破,而突發奇想要在舊有的農地上蓋一棟歐式洋房,讓兒子結婚有面子。由於她沒什麼錢,必須親手自己蓋房子,這是客家人辛苦事情不怕自己做的精神,只是她並不知道兒子和他女友嚮往離開台灣到國外去定居。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陳以文導演
丁也恬、吳中天、姚采穎主演
‧索書號 DVD 989.2 7520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細妹是快樂的獨居母親,講客家話,耕種農地,愛吃玉米、茂谷柑,自製桔醬和醃菜到市場擺攤販售;她在台北工作的兒子榮新和女友靜軒卻以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方式在生活,他們工作講英文,租的房子裡用現代傢俱,休閒娛樂的穿著接近流行款式,慶祝時是西式餐盤加高腳杯,手提電腦和手機幾乎不離手。
因為細妹擔心兒子的未婚妻不習慣老家的殘破,而突發奇想要在舊有的農地上蓋一棟歐式洋房,讓兒子結婚有面子。由於她沒什麼錢,必須親手自己蓋房子,這是客家人辛苦事情不怕自己做的精神,只是她並不知道兒子和他女友嚮往離開台灣到國外去定居。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蟹足
王偉忠、陳世杰、沈時華導演
李璇、洪都拉斯、屈中恆主演
保護級
‧索書號 DVD 989.2 1025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蟹足”是個真實的故事,是在敘述一個才十六歲的女孩,跟隨管家來到台灣的一生遭遇。
當年十六歲的少女李雲,在台灣住了六十年後,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
當李雲正要展開一段回鄉的旅程,在途中遇到了一位計程車司機文博。
這一段回鄉的旅程,原本像是老太太治療鄉愁的自我救贖,與計程車司機也只是乘客與司機的單純關係,卻因為計程車司機的純樸加上女朋友美英的善解人意,在彼此的互動中,發現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和計程車司機身上都有曾經因為受傷後而形成蟹足踵。
在老太太身上的蟹足,就像對家鄉揮不去的思念,卻又抓不到癢處,深刻又沉重。
相同的蟹足踵,文博卻是輕鬆對待,因為人的心情,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隨著旅途意外的發展, 老太太有了不同的感受與改變。
小說與我
鄭清文主講
‧索書號 DVD 863.17 8730 2008
‧簡介 (片長105分鐘)
鄭清文先生,以創作短篇小說為主。曾獲「台灣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並成為第一位獲得「桐山環太平洋書卷獎」的臺灣作家。創作語言涵蓋中、英、日,創作歷程也受到許多西洋哲人的影響,他談到:「海明威教我如何省略;福克納教我大膽取材,要以相等的眼光去看善與惡;羅素教我多懷疑;卡繆教我如何正視生命;吳爾芙教我文章是有音樂性的。」
身為戰後第二代臺灣作家,面對到語言和政權的驟變,也促使他對於生活的體悟更為深刻。講座中,他分享了小說創作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經驗,但影響成敗的是作家的想像力,所以小說就是一種在真實∕想像之間激盪出來的藝術型態。另一方面,鄭清文鼓勵閱讀,他認為:「讀書的喜悅大於寫作本身,讀書使人長大,到了三十歲人的身體停止成長,人的心靈卻不會停止,對於寫作的人,讀書是最大的水庫。」小說的創作,必須經過許多閱讀工夫之後才能水到渠成。
「站在山底下看,山都是高的,站在山腰看,山有高有低,站的越高,世界越大,可看到的東西就越多,批評就是培養走向山腰、走向山頂的能力。」鄭清文先生也在本講座丟出了一個給予讀者的課題:讀者要培養批評的能力。他透析了小說家和作品,甚至是與讀者的互動,對於事臺灣文學研究的學子而言:文學作品,是生活精華的展示;文學批評,是對於作家作品理解的呈現。
超級美麗世界
洪以真導演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87.81 3424 2009
‧簡介 (片長52分鐘)
阿展來自台北樹林,11歲,在醫院6年,喜歡電腦和畫畫,開朗活潑,他媽媽每個禮拜都 來看他;佳佳11歲,家住高雄,在醫院待8年了,她常盼望家人能從南部來看她,但是已 離婚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所以,佳佳也學會了調適自己。
新竹縣新仁醫院的呼吸照護病房,住了十幾位小朋友,他們因為各種疾病進行氣管切除,從 此需要靠呼吸器才能活下去。小小年紀必須以院為家,有家歸不得。本片以平實的手法記錄 了病童們生活點滴,也呈現了家人心情與醫院立場。時間靜靜地走著,無論是歡笑或悲傷, 失落或希望,都將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華語發音,中、英字幕
‧索書號 DVD 987.81 3424 2009
‧簡介 (片長52分鐘)
阿展來自台北樹林,11歲,在醫院6年,喜歡電腦和畫畫,開朗活潑,他媽媽每個禮拜都 來看他;佳佳11歲,家住高雄,在醫院待8年了,她常盼望家人能從南部來看她,但是已 離婚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所以,佳佳也學會了調適自己。
新竹縣新仁醫院的呼吸照護病房,住了十幾位小朋友,他們因為各種疾病進行氣管切除,從 此需要靠呼吸器才能活下去。小小年紀必須以院為家,有家歸不得。本片以平實的手法記錄 了病童們生活點滴,也呈現了家人心情與醫院立場。時間靜靜地走著,無論是歡笑或悲傷, 失落或希望,都將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臺灣嘉南大圳與設計者八田與一
袁春樂導演
‧索書號 DVD 442.6433 4025 2006
‧簡介 (片長45分鐘)
台灣農業的寶藏-嘉南平原,原屬於一片不毛之地,在當時號稱東亞第一的農業水利工程-嘉南大圳,於一九二Ο年(大正九年)九月開工,竣工於一九三Ο年(昭和四年)五月,施工期間先後歷經十年歲月。嘉南大圳的完成,把十數萬公頃嘉南平原灌溉成翠綠的沃野,掀起嘉南農民的欣喜和敬仰,也為農友們帶來無比的富庶和繁榮。
珊瑚潭裡明亮閃綠的漣漪,是由一位青年日籍土木工程師-八田與一所掀起來的,他為嘉南大圳的誕生,譜出美妙的序曲,這鏗鏘的旋律花了十年艱鉅辛楚,在嚴厲的磨練中來譜成,亦為珊瑚潭不朽的歌曲迴旋於人間,讓嘉南平原的農民歌頌他偉大的功績和無窮的恩澤……。
歌謠與文史 : 中小學教師臺灣文史教育研習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主辦
‧索書號 DO 863 4140 2009 v.1-v.2
‧集別
第1片:
開幕式與議題抽籤
王榮裕,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的結合──華麗拼貼的胡撇仔
林茂賢,說唱臺灣歌謠
臺灣歌謠與文化教學座談
熊儒賢,我的臺灣民謠
楊佈光,淺談客家系民歌
李筱峰,兩蔣時代愛國歌曲析論
第2片
臺灣歌謠與族群特色之教學座談
楊麗祝,時代心聲‧社會顯影──概論日治時期的臺灣歌謠
吳國禎,臺灣歌謠中的反殖民精神
陳明章,陳明章的臺灣音樂
臺灣歌謠與歷史教學座談
分組報告、教案演示
閉幕式
阿惜姨
公共電視發行
張鳳鳴導演、製作
高欣欣、黃仲崑、范瑞君主演
‧索書號 DVD 989.2 1176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在民風保守的五○年代,阿惜姨是一個目不識丁卻自食其力的未婚媽媽。從小是養女的阿惜命運多舛,十六歲時險些被養父賣到妓女戶,但僥倖逃過當妓女的命運,卻又難逃被強暴後懷孕的噩運,她一生唯一遇到的好男人卻是別人的丈夫林桑。
與阿惜有著相知相惜情愫的林桑,儘管兩人總是被人用曖昧的有色眼光看待,面對家人及村人的不諒解,阿惜從不多加解釋。
她的親生女兒阿蜜,和後來收養的春玉都跟著她姓李,阿蜜是怎麼來的?好奇的村民們議論紛紛,把每個和阿惜姨講過話的男人都列為可疑對象,尤其是對阿惜姨特別關心照顧的林桑。
阿蜜從小在別人歧視的眼光下長大,與異性交往心理上頗有障礙,而春玉卻在阿惜姨的呵護下,反而顯得嬌縱。為了解開兩個女兒的心結,阿惜才道出自己不為人知的過去。而心態上,她早已由當年怯懦保守,轉為堅強自豪。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張鳳鳴導演、製作
高欣欣、黃仲崑、范瑞君主演
‧索書號 DVD 989.2 1176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在民風保守的五○年代,阿惜姨是一個目不識丁卻自食其力的未婚媽媽。從小是養女的阿惜命運多舛,十六歲時險些被養父賣到妓女戶,但僥倖逃過當妓女的命運,卻又難逃被強暴後懷孕的噩運,她一生唯一遇到的好男人卻是別人的丈夫林桑。
與阿惜有著相知相惜情愫的林桑,儘管兩人總是被人用曖昧的有色眼光看待,面對家人及村人的不諒解,阿惜從不多加解釋。
她的親生女兒阿蜜,和後來收養的春玉都跟著她姓李,阿蜜是怎麼來的?好奇的村民們議論紛紛,把每個和阿惜姨講過話的男人都列為可疑對象,尤其是對阿惜姨特別關心照顧的林桑。
阿蜜從小在別人歧視的眼光下長大,與異性交往心理上頗有障礙,而春玉卻在阿惜姨的呵護下,反而顯得嬌縱。為了解開兩個女兒的心結,阿惜才道出自己不為人知的過去。而心態上,她早已由當年怯懦保守,轉為堅強自豪。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依諾之歌
鄧安寧導演
高慧君、王君偉、嚴孝銘主演
‧索書號 DVD 989.2 1733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一對來自鄒族的母子阿禾與小山,由阿里山移居到五光十色的絢爛都市,所遭遇迷惘與挫的人生歷程。在重重的打擊下,阿禾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仍是一個慈愛的母親、仍是一個驕傲的鄒族女子,勇敢的帶著小山生活下去。
高慧君、王君偉、嚴孝銘主演
‧索書號 DVD 989.2 1733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一對來自鄒族的母子阿禾與小山,由阿里山移居到五光十色的絢爛都市,所遭遇迷惘與挫的人生歷程。在重重的打擊下,阿禾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仍是一個慈愛的母親、仍是一個驕傲的鄒族女子,勇敢的帶著小山生活下去。
這樣的故事在充滿矛盾與衝突的社會裡不斷上演著,除了反應現實的城鄉差距外,更要告知社會大眾,在混亂的時代裡,找到自己、提升自我價值仍然是最重要的課題。
本片將透過這對母子真切而直接的情感之中,帶出「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正意義,單純且珍貴,找尋出真正愛的力量,讓影片回歸到最原始的戲劇價值,為觀眾帶來滿滿的感動。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艾草
姜秀瓊導演
潘麗麗、李高阿女、周姮吟主演
保護級
‧索書號 DVD 989.2 8021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吳艾草58歲,生長於保守排外的閩南村落,年輕時為了跟大她二十歲的外省籍老師談戀愛,不顧她單親母親的反對,嫁去台北。38歲時丈夫過逝,獨立撫養一女一兒長大。
楊乖78歲,35歲時丈夫癌症死亡。在北海岸的村落開雜貨店,人生以賺錢和存錢為目的。三個兒子都在大陸經商,雇用一外籍勞工照顧她,平時都是艾草及兩個媳婦輪流顧她。她覺得人生最可悲的是窮,遠離貧窮是第一要件。
艾草受不了母親的價值觀,常常意圖教育楊乖,她認為自己獨立堅強,讓兒女受良好教育,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滿意又自傲。直到發現一向乖巧孝順的兒子是同志,才藝縱橫在法國留學的女兒帶回和黑人生的私生女,艾草長年建立的價值觀,被迫瓦解。她發現兒女跟她並不處於同一個世界,她孤獨、無助、憤怒。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潘麗麗、李高阿女、周姮吟主演
保護級
‧索書號 DVD 989.2 8021 2008
‧簡介 (片長90分鐘)
吳艾草58歲,生長於保守排外的閩南村落,年輕時為了跟大她二十歲的外省籍老師談戀愛,不顧她單親母親的反對,嫁去台北。38歲時丈夫過逝,獨立撫養一女一兒長大。
楊乖78歲,35歲時丈夫癌症死亡。在北海岸的村落開雜貨店,人生以賺錢和存錢為目的。三個兒子都在大陸經商,雇用一外籍勞工照顧她,平時都是艾草及兩個媳婦輪流顧她。她覺得人生最可悲的是窮,遠離貧窮是第一要件。
艾草受不了母親的價值觀,常常意圖教育楊乖,她認為自己獨立堅強,讓兒女受良好教育,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滿意又自傲。直到發現一向乖巧孝順的兒子是同志,才藝縱橫在法國留學的女兒帶回和黑人生的私生女,艾草長年建立的價值觀,被迫瓦解。她發現兒女跟她並不處於同一個世界,她孤獨、無助、憤怒。
‧相關連結:人生劇展網站
訂閱:
文章 (Atom)